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一带一路”先锋
国家发改委27日透露,发改委振兴司日前再次组队分别赴辽宁和黑龙江调研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推进实施情况。这是继到吉林和黑龙江调研之后,振兴司在一周时间内第二次赴东北调研。而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周边各国也纷纷出台各自的政策规划,以期与“一带一路”能够更好地衔接。包括中蒙俄经济走廊在内的经济区域效应初见成效,东北也成为推进“一带一路”的“先锋”。
今年4月,经过数年谋划和建设的“龙江丝路带”中俄陆海联运跨境运输体系全部实现我国自主运营。这种将贸易货物从我国绥芬河等口岸陆路运输至俄罗斯远东港口,再通过海运向外运输的方式,使黑龙江实现了从东北内陆省份到连接日、韩、俄开放枢纽的转变,使东北增加一个面对日本海的“出海口”。而这标志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取得了“西通欧洲,东出海”的初步成效。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东北亚国家相继开放给东北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黑龙江省“龙江丝路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彭介林说,东北亚区域多个国家正在推出对外合作新机制,比如韩国的“欧亚倡议”、蒙古国的“草原之路”、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等,与我国“一带一路”形成互动。中韩自由贸易区协定已签署,日韩部分企业希望借助“龙江丝路带”与中俄欧开展贸易,加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政策实施,使黑龙江成为中俄日韩特殊政策多重辐射的汇集地和东北亚地区多边贸易与合作的中心地带。
而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东北的“东部经济带”建设也显现出效果,城市集群效应不断凸显。从哈尔滨市去牡丹江市的高速公路上,整齐的桥墩不断映入眼帘,这是正在建设的投资367亿元哈牡客专铁路线和投资378亿元的牡佳客专铁路线。
“现在牡丹江形成了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梯度建设新态势”,牡丹江市发改委副主任鞠绎来说,东北人“猫冬”的习惯被彻底改变,他们把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举措,打破常规开展了冬季施工攻坚战。哈牡客专全线预计2018年年底完工,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这些重大基础设施为城市集群效能发挥奠定了基础。
在“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中,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再一次焕发出活力,成为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节点。
俄罗斯联邦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表示,远东开发是俄罗斯地区发展规划中最具挑战性的战略任务之一,可以与中国东北振兴和“一带一路”结合,有力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最新资讯文章
- 黑色市场周度观察:供需纠结难破局 情绪波动防风险
- 美国通胀仍过高,或需进一步加息
- 中国船企甩开韩国夺9月新船订单“金牌”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消费市场火热
- 钢价涨跌互现,焦煤期货涨超1%
- 钢铁产量持续下行,需求季节性抬头
- 10家钢厂涨价,美国8月通胀反弹
- 黑色期货早报:各品种涨跌不一,多机构料螺纹钢暂观望
- 火爆通胀令美联储加息利剑继续高悬
- 湖北建筑钢材早盘价格或有小涨趋势
- 限产消息重现 华南焊管价格能否“乘风而上”
- 广州建筑钢材早盘价格预计盘整趋强
- 处暑盼秋凉 管材等“春暖”
- 唐山钢坯成本监测(8.16)
- 方大特钢精细控成本降费用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
- 10年来永钢逾1700万吨钢材建功“一带一路”
- 萍安钢铁6月份高炉利用系数创历史最好水平
- 首钢京唐:在追求极致中砥砺前行
- 大公司动态:昆钢一生产线永久停产,比亚迪20亿再出手
- 海关总署:11月中国出口船舶365艘,同比上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