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新一轮环保督查:工业企业达标、错峰生产成为督查方向
工业企业要严格按环保要求生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新一轮强化督查9月1日启动,已明确把工业企业达标、错峰生产列为督查方向。
环保部9月3日通报,9月1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第11轮次强化督查正式启动。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强化督查统一安排,强化督查将共安排15个轮次210天,分为两阶段进行。
9月1日至11月9日为第一阶段,环保部将安排5个轮次70天,重点对“2+26”城市所辖所有县(区、市)全部12项任务完成情况、各项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任务清单外的涉气类突出问题及其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进行督查。
第二阶段自2017年11月10日至2018年3月29日,将安排10轮次140天,重点是通过热点网格、高架源排放情况、“12369”环境举报热线等线索,调度督查组和“2+26”城市对存在问题的区域和行业进行“双向反馈式”督查。
按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要求,并根据前期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及采暖期企业的生产方式、污染物排放特点和检查重点,环保部梳理出了“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清洁取暖及燃煤替代等12项重点任务和各城市“清单化”任务233项。
记者注意到, 9月1日启动的新一轮次的强化督查,已经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强化督查和自今年4月启动并持续开展至今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合二为一”。
与此前的强化督查相比,最新启动的“合二为一”的强化督查有着“三个更加,一个进一步”的特点。
据环保部环监局局长田为勇介绍,“三个更加”即督查方向更加明确、督查内容更加细化、指挥调度更加精准。“一个进一步”就是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
最新资讯文章
- 黑色市场周度观察:供需纠结难破局 情绪波动防风险
- 美国通胀仍过高,或需进一步加息
- 中国船企甩开韩国夺9月新船订单“金牌”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消费市场火热
- 钢价涨跌互现,焦煤期货涨超1%
- 钢铁产量持续下行,需求季节性抬头
- 10家钢厂涨价,美国8月通胀反弹
- 黑色期货早报:各品种涨跌不一,多机构料螺纹钢暂观望
- 火爆通胀令美联储加息利剑继续高悬
- 湖北建筑钢材早盘价格或有小涨趋势
- 限产消息重现 华南焊管价格能否“乘风而上”
- 广州建筑钢材早盘价格预计盘整趋强
- 处暑盼秋凉 管材等“春暖”
- 唐山钢坯成本监测(8.16)
- 方大特钢精细控成本降费用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
- 10年来永钢逾1700万吨钢材建功“一带一路”
- 萍安钢铁6月份高炉利用系数创历史最好水平
- 首钢京唐:在追求极致中砥砺前行
- 大公司动态:昆钢一生产线永久停产,比亚迪20亿再出手
- 海关总署:11月中国出口船舶365艘,同比上升2%